這是一篇只有要點而不成句子的閱讀筆記,基於以下文獻:

井手誠之輔作,黃立芸譯:〈東亞世界中阿彌陀畫像之諸相〉。

一、作為文化意象與繪畫表現的阿彌陀淨土

文字文本意象(text)支撐著文化意象的基層架構
→佛教美術常態:漢譯經典在漢字文化圈裡被共有化

阿彌陀如來畫像受到「淨土三部經」之記述的強烈影響

  • 《無量壽經》
  • 《阿彌陀經》
  • 《觀無量壽經》

唐代為止:意象的強烈規範性、共有性,例:

  • 敦煌莫高窟二二〇窟南壁〈阿彌陀淨土圖〉
    • 初唐貞觀十五年(641)年題記
    • 變相圖:
      • 隋前到初唐:以《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為典據
      • 盛唐:以善導(613-683)《觀經疏》(《四帖疏》)之解釋為基礎
    • 大西磨希子主張:
      • 敦煌圖比善導的活躍年代更早
      • 善導的老師道綽(562-645)更早以《觀無量壽經》為基礎來主張觀想極樂淨土
      • 敦煌圖反應出道綽之喚起內容
  • 八世紀日本所接受唐代阿彌陀淨土圖之〈當麻曼荼羅〉,奈良當麻寺藏
    • 以善導《觀經疏》(《四帖疏》)為典據繪製
    • 製作地:中國說
    • 大西磨希子主張:
      • 可能與實際寺(長安淨土信仰的中心寺院)於七〇〇年前後製作的織成像系譜相關聯
      • 善導《四帖疏》以〈當麻曼荼羅〉中所見意象為典據
      • 初盛唐最具規範性的觀經變相圖系譜中之一例

阿彌陀淨土的視覺意象:

  • 以到唐代為止的《觀無量壽經》為典據
  • 廣泛傳播於東亞世界
  • 形成了各地關於阿彌陀畫像的文化意象之基層

二、宋代佛畫中的彼岸與此岸

宋代以降:中日朝三地之阿彌陀畫像存在顯著差異
可能原因:「彼岸」與「此岸」關係

(一)心中感得像(visualized image)

彼岸(淨土)
觀佛、見佛


此岸(現實世界)

  • 佛教中出家進行嚴格修行的行者其內在體驗的世界
  • 湧出雲:心澄淨後之境地成為虛空
    • 南宋普悅〈阿彌陀三尊像〉京都清淨華院藏
    • 南宋〈千手千眼觀音像〉岐阜永保寺藏

(二)示現像(apparition image)

彼岸(淨土)


示現、顯現、影向
此岸(現實世界)

  • 觀者不必累積足夠的修行才得以見佛,而是由尊格向此岸的人們現身
  • 湧出雲:尊格伴隨著雲現身於此岸
    • 元〈普陀山聖境圖〉長野定勝寺藏
    • 元〈白衣觀音像〉香川極樂寺藏

(三)勸請像(summoned image)

此岸(現實世界)

儀禮行為 、勸請

彼岸(淨土)


淨域(儀禮空間)
此岸(現實世界)

  • 對於此岸吾人們的作用,作為回應之形式,彼岸的尊格出現於此岸預先準備好的淨域
  • 雲:顯示出移動中的運動與方向性
    • 南宋水陸畫〈諸尊降臨圖〉美國私人藏
    • 北宋〈孔雀明王像〉京都仁和寺藏
    • 南宋〈阿彌陀三尊來迎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三、阿彌陀畫像之諸相

(一)中國式的作品

  • 唯心論的立場
  • 寧波天臺-知禮(960-1028):唯心彌陀、唯心淨土說
    • 南宋普悅〈阿彌陀三尊像〉京都清淨華院藏
    • 南宋張思恭〈阿彌陀三尊像〉京都廬山寺藏
      • 都是基於《觀無量壽經》的新解釋所描繪的
      • 作為開悟證明的心中感得像而自我目的化
  • 阿彌陀淨土信仰與道教之糅合
    • 南宋陸信忠〈涅槃圖〉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 沙羅雙樹被表現成極樂淨土的七層寶樹:死後極樂淨土與涅槃重合
      • 庶民生死觀:「釋迦涅槃是生是死」的問題做主題
    • 明吳彬〈涅槃圖〉1610年,長崎崇福寺藏
      • 往生極樂淨土與道教長生不老相重合
      • 龍王、道教神仙、掌管壽命的壽老:道教佛教雜糅
    • 江戶〈涅槃圖〉十七世紀,長崎聖福寺藏
      • 全無悲傷氣氛,長壽象征的鳳凰或仙鶴,摘桃的猿猴
      • 涅槃疊合了桃源鄉的意象

(二)朝鮮式的作品

  • 華嚴思想:極樂往生
  • 來自四十卷本《華嚴經》第四十卷〈普賢行願品〉
    • 高麗〈阿彌陀如來像〉1286年銘,島津家舊藏
  • 往生極樂淨土之要求:
    • 得到阿彌陀如來之授記而成佛
    • 遍歷華嚴世界
    • 再回歸到救濟眾生
  • 阿彌陀淨土好比位在通往華嚴世界的入口
  • 作為前往最終目的地的開悟世界(毗盧舍那淨土)的途徑之地
  • 基於華嚴思想的往生極樂淨土作為其追求悟道的嚴格主體信仰
  • 以實踐菩薩行為前提
    • 高麗〈阿彌陀八大菩薩像〉十四世紀前半,大阪大念佛寺藏
      • 八大菩薩:不空譯《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 阿彌陀與八大菩薩:〈普賢行願品〉阿彌陀身周之菩薩眾
    • 高麗〈阿彌陀八大菩薩像〉十四世紀末,東京根津美術館藏
      • 蓮池、寶樹的描寫,具體的極樂淨土圖
      • 淨土三部經為代表的天臺淨土教的視覺語彙
      • 華嚴思想與天臺淨土教的阿彌陀畫像融合
    • 高麗〈阿彌陀八大菩薩像〉1320年,奈良松尾寺藏
      • 勢至菩薩:受到天臺系阿彌陀三尊像形式之影響
      • 勢至菩薩手持陰刻皇帝十二章之〈黻〉字銘印璽
      • 如〈普賢行願品〉,扮演賦予保證可以成佛的授記的角色
    • 高麗〈阿彌陀八大菩薩像〉德川美術館藏
      • 文殊菩薩手持《妙法蓮華經》:華嚴系與天臺系的融合
      • 雲:排除或不強調來迎的動作

(三)日本式的作品

  • 平安〈阿彌陀聖眾來迎圖〉十二世紀後半,和歌山金剛峯寺藏
    • 來迎被表現在此岸的自然景觀中
    • 注重表現移動
  • 鐮倉〈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早來迎)〉十三世紀末,京都知恩院藏
    • 來自法然門下口稱念佛一派
    • 口稱念佛產生的作用:從彼岸極樂淨土到遠離世俗的山中溪谷(淨域)
  • 平安〈山越阿彌陀圖〉十三世紀,京都禪林寺藏
    • 從現實世界的山嶽來迎
  • 奈良〈阿彌陀淨土圖〉七世紀末,奈良法隆寺金堂壁畫
    • 山嶽景觀:描繪阿彌陀如來示現於此岸的現實世界
  • 「本地垂跡說」:日本糅合神道與佛教之理論而來的思考方式
    • 把印度異國諸神之佛菩薩當成一邊在原居地印度一邊在日本以本地神的姿態示現
    • 修行者所在的此岸山嶽和日本諸神居住的淨域相疊合
    • 日本的天臺淨土教之中本地垂跡說是如何被內在化的?
鐮倉〈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早來迎)〉十三世紀末,京都知恩院藏

四、結論

  • 唐代為止:東亞世界所共有的阿彌陀淨土意象的基層
  • 宋代以降:
    • 信仰者的關心變化為如何才能夠往生淨土
    • 中國
      • 以修行者為對象,與天臺觀想結合,純粹的心中感得像
      • 以在家信者為對象,與道教糅合,加強了世俗化程度,從原始文本中逸脫
    • 朝鮮
      • 華嚴世界觀影響:將極樂淨土視作華嚴世界入口
      • 較日本更忠實於中國天臺系阿彌陀畫像的規範性
    • 日本
      • 特異的此岸山嶽景觀
      • 本地垂跡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无际的旅途里,我将我借来的一一归还。我归还琴,归还剑,归还战马,归还厮杀。归还流云,归还雅逸,归还骄傲,归还感伤。最终,流水将我和我的尸块扑到了月儿荒凉的野地上;离渭城远了,我听到渭水的波声也就渐渐地小了。